MENU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RCA IDE1 Module 4:DE workshop


不同於 Experimental Design 從媒材角度出發,Design Enterprise (DE) 是從企業角度、整個運作系統的格局,來思考商業策略、模式,或服務的創新。

在過去,工業設計師比較專注在處理產品的 Form & function(形式與機能)議題,但隨著時代的改變,設計思考的應用和影響力擴大,當代的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必需考量整個產品背後的服務鏈、系統設計、環境生態、文化價值、使用者經驗…等等更多、更廣的議題。 

拿蘋果的 iPhone 來說好了,它之所以能夠成功,或許不只是它的產品造型好看,還包括了它產品本身提供的附加服務與平台設計 (App Store)、系統設計、良好順暢的使用者經驗設計等等。換個角度講,過去設計師只需要處理形式與功能的議題(最多處理到機構整合),其餘的部份通常就切割給其它專業的工程師。但若能讓設計師參與系統規劃、商業策略擬定、程師開發、介面設計等等,或是讓設計思考應用在組織的不同部門,便有機會產生令人意外的跨領域化學變化結晶。 

根據研究,設計師領導的企業或公司,成功的比例較非設計主導的組織高出許多。這個module 的目的,就是讓參與的學員能夠像設計一個產品一樣設計一個商業。甚至,在設計商業的同時,也連帶解決包括環境永續、社會責任等面向的問題。



這個 module 的講師 Clare BrassSustainRCA 的負責人。她本身非常關注環境永續的議題,而她的專長領域也是在於透過永續性設計來達到商業創新的目的。她定義的 Design Enterprise,就是以系統和服務的思考 (system and service thinking),做更大格局的設計。在她的簡報中,說明了幾種創新的切面:Finance(財務上創新:商業營運模式、網路)、Process(製程與核心製程的創新)、Offering(產品效能、系統、服務創新)、Delivery(通路上、品牌與客戶經驗的創新)。而其中 Offering 的部份(尤其是產品效能的提昇上),是過去十年企業在創新上投入最多的重點。但最能創造價值的部份卻反映在 Finance、Process 和 Delivery。這說明了除了提升產品效能外,透過其它切面的設計也能夠創新產品價值,例如透過改良商業模式、改善用戶體驗等等。

另外從她的簡報中節錄幾個重要的服務設計要素,包括:

(1) 系統(Systems):Most services are produced and consumed within, or by relying on, other services. Good service design always looks holistically at the Service Infrastructure or network.

(2) 旅程(Journeys):All services are experienced over time. People also take different journeys to, through, and from a service. Good service design recognizes these differences.

(3) 人(People):Services always involve peopl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ervices relies on both the user and the provider, working together. Good service design always puts people first.

(4) 價值(Value):Good service design is often about aligning the different interests of providers and users to create the best value for both KEY performance indictators.

(5) 接觸點(Touchpoints):are all of the physical, communication and human interactions audiences experience over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n organization. Individuals develop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the touchpoints they encounter. The design of touchpoints is critical to service design.

(6) 方案(Propositions):Services are generally packaged up as a ‘proposition’ for users to buy into. Good service design is not only about designing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services. It is also about creating desirable service propositions that people are motivated to use.

我和另外三個分別來自日本、英國、俄國的同學一組。被分配的題目是「Waste」。我們發現有大量的塑膠袋被埋進垃圾掩埋場,無法分解,其中有一部份隨著雨水沖刷進入了大海,被海洋生物誤食。我們從探討這個環境議題出發,最後 target 在塑膠袋用量極大的 Shopping mall,藉由設計各式新式樣的提袋、提供購物者不同的、更以人為中心、更適合不同使用族群需求的物品攜帶經驗或搬運服務,意圖在於減少傳統塑膠袋的用量。這個商業模式的動機始於環保,發展於狹縫市場,說明了商業服務與環保議題邏輯上是有機會能夠相互環扣、並進的。 

有鑑於服務設計的趨勢和需求,Service Design 已經是不少設計學校的新設系所,例如美國 SCAD、芬蘭赫爾辛基 Laure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的 Service Innovation and Design 、丹麥哥本哈根互動設計學院 CIID 等等。RCA 也將在明年開辦 Service Design 的 MA 碩士。在這個workshop 的期間,IDEO 的執行長 Tim Brown 也來 Design London(RCA和帝國理工合辦的一個跨領域設計研究單位)演講,算是為來年 RCA 的 Service Design MA 課程暖場。 

簡言之,當代的設計師需同時具備微觀和宏觀的視野,處理小從產品的細節美學,大到整個新創事業的營運模式設計、甚至其它範圍或格局更大的策略設計。

Related Links:
IDEO 的創新修練:利他主義的服務設計與創新
Service Design Network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

RCA IDE1 Module 3:EXP Workshop

實驗性設計 (Experimental Design) 是什麼?對我來說,Experimental Design 像是要設計師或藝術家抱著科學實驗精神、訂一個抽象的設計目標,選擇一種或數種媒材的實作,在趨近目標過程中探索、瞭解所選媒材的特性與極限、發現有趣的事實或現象,再依這些發現,更新設計目標。而採用 Experimental Design 的目的,是要透過探索,引導設計專案產出一些非預期的基礎上的創新。

其實 Experimental Design 並沒有特定的方法。他比較像是一種 approach,而不是一種 method or methodology。這個 Module 的 tutor(也是 IDE 的副系主任)Ashley Hall 他在 MIT Press 的 Design Issues 一篇期刊論文《Experimental Design: Design Experimentation》有做一些討論。

這個 Module 簡單來說,就是讓我們在一周的時間內,親自體驗實驗性設計過程中的趣味性和可能性。全班總共分為兩大組:silicone gels (BREAD_) 塑力康組和 Bare Conductive 導電油墨組。兩組各再分 6 小組。一小組 3~4 人。這一整周的時間,大家被要求 IDE 在帝國理工學院的 IDEAS Lab(一個兩樓層的機械工程工房)實作,並把整周的設計過程總結成一張圖表,一方面也讓各組比較彼此實驗性設計不同的 design process。

本組 Timothy, ZhanLing, 和我 3 人的實驗性設計 Design Process


我被分到的組別是 Bare Conductive 導電油墨組。Bare Conductive 是 2009 年的四名 IDE 畢業生 Matt Johnson、Isabel Lizardi、Bibi Nelson、Becky Pilditch 在倫敦創立的公司,研發與銷售導電油墨。我們這小組被分配的主題是「Storage」,以及兩罐 Bare Paint。最後我做了一支可以即時讀取且播放音樂的 data roller(資料刷漆)。概念是資料儲存在紙張上,透過資料刷漆可以把紙張上的聽覺資料解碼播放出來。而紙張上導電油墨未覆蓋的區域,覆蓋上黑色壓克力塗料,可以隱藏導電油墨的迴路,就像是加密的一張黑色紙點此連結有 Bare Conductive 對本組產出的報導)。不過老師們似乎覺得我的產出不太實驗性。在這個階段他們期望的或許是廣度優先的 approach,先多嘗試幾種可能的面向,各個面向都做一點點實驗,而不要太快決定要做某項單一的設計。想想這樣似乎比較符合實驗性設計的思考。

相較於其它組的產出,有趣的多。例如有一組將導電油墨灌入塑力康,導電油墨在塑力康裡面仍然保持液體狀態,塑力康本身又有彈性,可以透過擠壓或扭捏而改變導電油墨的形狀。換句話說,這就像是一個擁有 dynamic (reconfigurable) circuits 的 squeezable interface。或者有一組是將導電油墨溶合某種材料,變成了某種可以導電的黏土。而塑力康組有的人將結構物置入塑力康裡面,或是以塑力康替代結構節點,變成了某種可調節的建築結構。(Bare Conductive 官網上 Community section 有紀錄部份這周 workshop 中導電油墨組的成果照片)



媒材 (media) 在實驗性設計過程中扮演了絕對重要的角色,因為媒材在基礎上控制且決定了實驗的結果。相對的,實作實驗也很重要,因為透過 "think through making" 實驗往往能夠發現媒材本身以外驚人的新用法、新用途或新特性。有了這些,應用的維度可以更廣,應用面或許可以更創新。這點在爻域的研發部門也得到映證。我們過去許多的關鍵性技術都是實驗出來的,只不過當時並沒有系統地在做實驗性設計,往往都是跟著承接到的專案,在開發過程中試出了一些有趣的成果,激發起工程師的興趣和想法,可能就會應用在下一次的專案上。

另外,我也發現在物理、化學、材料、甚至是生物等科學、工程上面的知識亦不可少,如有這些相關領域的知識,很能夠幫助思考應用和實驗的可能性。但是一體兩面講,在實驗時又不能被知識性的理論或條框所制約,限制了思考,應該保持一種 creative mind,嘗試多種理論上不合理或不可行的實驗,因為往往創新的火苗總在這種時候浮現。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需要一個跨領域的環境,因為不同背景的人能夠提供不同的觀點和知識,而在做的過程亦能相互啟發與相互刺激。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RCA IDE1 Module 2:DMI Workshop


RCA IDE 有三大方向:實驗性設計 (Experimental Design)、破壞性市場創新 (Disruptive Marketing Innovation)、設計企業 (Design Enterprise)。我們第二個 Module:DMI workshop 主要核心概念是 Reverse-Disrupt。 

這為期五天的 workshop 共分兩個階段:(1) Reverse (2) Disrupt。我們主要要學習這兩個階段的操作方式,來找到新產品開發的契機。

第一階段:Reverse 





這次是 4 人一組,我和來自台灣的 Jenny (Mechanical Engineering)、韓國的 Mieum (System Design & Engineering)、美國的 John (Industrial Design) 一組。每組至少會配到一個工程背景和一個設計背景的 group member。

每組會先拿到一個 Argos 的產品。我們這組拿到的是熨斗。其它組有拿到吹風機、烤麵包機、果汁機…。這個階段各組的目標就是把拿到的產品拆解到最原始的組件、零件。在拆解的過程中,我們一邊瞭解這個產品是如何運作的,並且試著去瞭解為何這個產品要這樣設計?各組件的功能是什麼?它是如何導熱的?為什麼是這種材料?這種形狀?這種配置?…等等問題。

透過反向拆解產品,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一件產品設計要讓它可以運作是不容易的工程,在造型底下的機構和內部元件有許多學問在裡頭,需要很多關於材料、材質、電子電路、機構、組裝等等面向的整合常識。 

拆解完,各組被要求以最有創意的方式來呈現我們拆解的成果。有人做成爆炸圖、有人用塑膠封膜,有人做成建築模型…,我們這組則把組件配掛在身上來呈現。 

第二階段:Disrupt 

第二個階段,我們被要求跳出產品原有的設計思考框架,從新去思考問題背後的系統、本質。例如我們本來是拆熨斗,我們就可以問:熨斗的意義是什麼?其實 ironing 把衣服弄平本身並不是重點,重點是讓一個人看起來體面、整潔、好看、舒適。因此,我們後來反而在研究 smart material/memory wires 的東西,最後提出的概念設計是一件可以隨著場合需求及生理需求即時改變的套裝(有點 context-aware kinetic clothing control 的味道)。 



後記: 

在網路上搜尋後發現,這門 workshop 的 tutor Neil Barron 原來今年有到亞洲大學帶 workshop,好像就是教這套東西 [link]。其實這套東西就是兩個思考步驟:Reverse & Disrupt。6年前在交大建築所張登文老師開的互動課,也有做過類似的 hacking,把一件互動產品拆解,將其元件兜成其它用途或新設計。

在國內外的 3C 產品設計研發大廠,也很習於這種逆向工程,甚至有專責的工程師或工程部門在做 Reverse – 第一時間將對手廠商的新產品買回來實驗室拆解,瞭解對手廠商產品的製造工程技術。但似乎比較少看到有專責的部門在 Reverse 之後做 Disrupt(有沒有應該較容易從該廠的產出窺知)。我相信創新的重點應該是在 Disrupt 的部份,也就是如何找到新的市場與產品區隔(這可能跟另一支 Strand - Experimental Design 會有點關聯,留待下一篇詳述)。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RCA IDE1 Module 1:Guerrilla London


Human Conductive Torch Relay test demo from Ting-Han Chen on Vimeo.

開學註冊的第二天,就開始了第一個為期一週的 project – Guerilla London(倫敦游擊戰)。這個 project 主要是讓來自外地的國際學生熟悉倫敦這個城市,同時也讓大家「暖身」。在這個 3 人一組的 project,必需想出一種介入、擾動倫敦街區公共空間的方式,並且實際執行,把過程紀錄下來拍成影片。不限媒材、不限形式,舉凡街頭塗鴉、公共藝術、社區活動、行動藝術、街頭藝術表演…都算是其中的一些方式。 

今年的主題是 (Olympic) Games and The City,我們這組做了一個人體導電系統。透過人手拉手串連當作導體,由一方的「希臘神柱」傳導點亮另一方的「奧運火炬」。 我們在點燃倫敦奧運火炬的 King's Cross St. Pancras 車站、地鐵站隨機邀請人們參與串連,試著傳達奧運不是競爭,而是攜手合作、相互尊重的藝術。



這個案子的 duration 不到一周,扣掉概念發展、技術實作、修改、和 tutor 討論等等,我們實際外出實測及拍攝只有幾小時,中途還被車站的保安人員警告多次,最後我們只成功拍攝到與幾組倫敦行人互動的畫面。其實我們想捕捉的是同時有三五十人甚至更多人串連的畫面…最後時間不足只能作罷,稍嫌可惜。不過透過 Guerilla London,我們開始觀察與了解每一組同學的想法和特質,同時也開始熟悉和習慣日後緊湊的課程節奏。這個 project 似乎在昭示我們 RCA IDE 的設計哲學,正是走出校園、走入群眾、勇於突破現況,用創意的方法介入社會系統,提出新的觀點和改變的機會。

至於完整度,現階段不是那麼太重要,重點是在 RCA 的第一年,可以擺脫過去關於設計方法的巢臼,在每一個 project 中嘗試各種不同的 design mentality / thinking,從中發掘屬於自己的 innovation methodology。

其它組也很有趣的成果影片如下:
Guerrilla London 2011 - Pong
Guerrilla London 2011 - The Hungerford
Guerrilla London 2011 - Arrival Hall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選擇 RCA IDE 的理由?


出國唸書一直心中的一個未完成的夢,尤其是到世界一流的 Art/Design school 的環境求學。我滿想瞭解藝術碩士 (MA) 是如何學習的、怎麼做 research、它們的設計方法、創意方法,甚至是設計哲學。到底一流的設計師是怎麼做設計的?也想知道其它國家的學生,是抱持什麼樣的想法而來。基於這些動機,我決定申請看看。但設計名校這麼多,為什麼選擇 RCA?主要還基於以下幾個理由:

1. 美國商業周刊 2009 年選出全球最佳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 學校之一 – RCA 的 IDE (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這應該是滿主要的原因)。[link]

2. 特殊的雙碩士學位:承上,在美國商周的設計思考學校列表下,有兩間學校提供雙碩士學位,一個是伊利諾理工學院 IIT School of Design (MDes + MBA),另一個則是 RCA IDE (MA + MSc)。RCA IDE 是由 RCA 和 Imperial College (的機械工程系) 兩個學校聯合開授的課程,學生經常往返於兩校之間,同時 enroll 兩間學校,使用兩校資源。雖然也是強調藝術和科學的整合實務,但像 MIT Media Lab 可能偏重 Computation/digital technology,一些其它藝術學校的program可能偏向 artistic/conceptual making。RCA IDE 則是較偏向產品/系統/服務/設計工程。同學則有固定比例是分別來自設計、商業與工程背景,是真正的跨領域學習環境。

3. 課程與方向新:RCA IDE 在 2009 年將系名從 Industrial Design Engineering 改為 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所以很新,每年的 Learning Strands 也不太一樣,但基本上有三個方向:(1) 破壞性市場創新 (Disruptive Market Innovation) (2) 實驗性設計 (Experimental Design) (3) 設計企業 (Design Enterprise)

4. 傑出校友多:(就我自己熟悉的領域來講),設計上海世博英國館的 Thomas Heatherwick、IDEO 的執行長 Tim Brown、近年屢屢獲獎的 TroikarAndom International,或是德國 ART+COM 的創意總監 Jussi Ängeslevä,都是 RCA 畢業的校友。有不少畢業後投身實務界的校友,仍與 RCA 保有良好的互動關係,經常以 guest tutor 的身份回校指導、分享產業經驗,而 RCA 也有提供畢業生如 FuelRCA 之類的一些產業諮詢或媒合服務等資源。

5. 較有機會親炙國際級大師:(這是個比較現實的考量),名校比較容易請到當代知名的設計師來授課或講座。例如今年的 RCA IDE 就請到 Ross Lovegrove 大師來當 Visiting tutor(這和上面提到的傑出校友多也有關係)。

至於個人方面的理由,當然主要是覺得這個 program 好像很有趣,有想探索學習的部份,此外也頗認同這個 program 的設計理念和哲學 - 設計做為一種解決問題、創造價值、改變世界的手段。此外,RCA 的申請門檻及步驟也很人性化。只要一封推薦函、300-500 字的動機文、雅思 6 分以上成績單、作品集,然後上網填填表格送出就好了,一切線上完成 (包括推薦信),很方便。但相對來講,其它的設計思考學校,例如 Stanford 的 design program (D.school),申請門檻定很高:三封推薦函、作品集、GRE、拖福,…等等。英文要求也較高分。加上我雅思第一次考剛好考 6 分,達 RCA 最低英文錄取標準,所以就決定申請 RCA 了。 另外也有人問為何不唸 PhD?對於這個人類知識最後與最高的學位,PhD 唸什麼對我來講很重要,因為你從哪裡的 PhD 出來,基本上就宣告著你是什麼體系、哪種思考訓練的人了,這個問題,我目前還沒有答案,可能會思考個好幾年,但是 master level 似乎比較不牽涉這個問題,我相信反而 master 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再深入去理解和淬煉自己將來的核心價值。這經驗或許會是將來唸 PhD 的養份,或也可以幫助我決定將來 PhD 要在什麼領域成就。

最後,得感謝我當初交大的指導教授張登文老師的支持與一路相挺,還有父母的支持也很重要,這些都是讓我有勇氣放下一切再從回學生身份的重要原因。(…整個很像得獎感言了)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為什麼是創新?

Reverse-Disrupt Workshop presentation @ Pink Room,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2011.10.14 / Ting-Han Chen)
小弟過去感興趣的主題是互動設計 (interaction design),以及新媒體 (new media)。2003-2006 年在交通大學唸建築研究所的時候,主要也是在做互動空間及新媒體的設計研究。畢業當完兵退伍之後,創業也是以互動科技為核心的設計公司。

在過去近 10 年的互動設計學習及實踐當中,互動設計的趨勢、定義、關注的議題…也不停在轉變,甚至衍生或轉移至諸如服務設計 (service design)、互動產品、使用者經驗、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 …等等新興或相關學域。這些隨著發展而逐漸被強調的 terminology,加上以互動設計為核心的創業經驗,逐漸地讓我認識到,「創新」才是我真正在乎的事情。

而就我本身而言,無論今天我的角色是平面設計師、產品設計師、互動設計師,或是程式設計師也好,似乎唯一能讓我堅持下去的動能,在於我的作品裡有沒有或能不能體現「創新」的品質。而創新並不需要執著於任何單一設計領域或單一設計媒材。講白了,是不是透過互動設計來創新,其實對我來說變的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設計能不能夠解決問題之外,創造新的契機、改變人的生活、促進人類福祉…口氣看似很大,但卻是個能讓我從新燃起對設計熱情的信念。

也因此,我在英國唸的是創新設計工程 (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這個 program 是由皇家藝術學院 (RCA) 和帝國理工學院 (Imperial College) 合辦的雙碩士聯合課程。我想知道,在全球最頂尖的藝術設計學府,是如何教育創新的? 創新的本質和意義是什麼?構成創新的要素是什麼?如何訓練創新能力?創新有沒有方法?創新能不能保證能解決問題?創造機會?如何透過創新,讓自己成為更有影響力的設計師? 這些都是在英國的這兩年,我想瞭解和學習的事情。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這裡是哪裡?

今天是 2011 年 10 月 16 日,也是剛好來英國兩個月… 

在 2005 年的時候(當時在交通大學建築所攻讀碩士)曾經開始了一個部落格 danielnmc.blogspot.com。後來,2007 年入伍,在雲林縣做社區營造,2008 年退伍後創業(爻域互動設計 www.xxtralab.com),隨著生活型態與學習型態的轉變,部落格逐漸荒廢… 

在公司工作的三年之間,公司已趨成熟、步上軌道,從原本的 4 人擴展到近 30 名員工,也成功參與了世博會台北館、花博名人館,以及全國各地的重要互動展示、互動空間設計專案,也有了自家產品、也進行增資、並也有專案衍生的控股公司…,在一切看似漸入佳境的此時,我從新思考人生的意義以及學習的方向…

誠如 Steve Jobs 所言, “I think if you do something and it turns out pretty good, then you should go do something else wonderful, not dwell on it for too long. Just figure out what’s next.” [NBC Nightly News, May 2006]

或如 Steve Jobs 挖角百事可樂的 John Sculley 時,對他說的, "Do you want to sell sugar water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or do you want a chance to change the world?" 

因為不想一輩子賣糖水(a.k.a 展示設計),因此毅然決然離開了一手創立的爻域,如今重回學生身份,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RCA) 與帝國理工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攻讀創新設計工程 (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雙碩士學位。

是該開始找回當學生做研究的熱情,因此決定開始新的 blog,將新的關注的事情,以及在英國的所見所聞,整理在這個地方,做為自己學習歷程的記載、反思,與分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