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STIR - IDEO's Tim Brown

What is STIR 

STIRDesign London 跨領域創新研究中心(始於 2007 年,由 RCAImperial College 合作創辦),其下的一個系列演講。該演講定期或不定期邀請來自商業、科技或創意產業的傑出講者,研討全球化商業、社會、或文化相關議題,幫助聽眾瞭解破壞性創新科技的影響力,以及「設計領導創新 (design led innovation)」的機會。STIR Lectures 的講題一向都非常精彩,過去部份演講影片可由此存取線上觀看。 

這次的 STIR Lecture 因應 RCA 明年將開始新的服務設計 post-graduate program (MA、PhD、Research),因此邀請到前陣子相當火紅、也是 RCA 畢業的 IDEO 執行長 Tim Brown,介紹IDEO 的服務設計案例,包括過去幾年執行的 service banking、OpenIDEO、Harmony City、某機場報到與通關流程的服務設計,和其它一些上海 IDEO 的案子,以及其中設計的過程(包括從 video prototyping 到 development)和決策說明(部份案例可在 IDEO 的 youtube channel 看到部份內容。) Tim Brown 的主要講題是:《from Newton to Darwin: an evolution in design》。以下是中場用 iPhone 紀錄的主要片段。



Q&A:



Some rough thoughts 

「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可以說是 IDEO 這間公司主要的核心價值。IDEO 對設計的定義 (或說設計哲學?),看似非常的「問題解決 (problem-solving)」導向,這和 RCA IDE 非常一致(這也說明為什麼 IDE 創系以來 600 個畢業生有超過 70 人在 IDEO 上班。)IDEO 近年的一些著名案例,也多是解決現存的使用者經驗上或效能上的問題、改良現有服務、產品、系統,使其更人性化、易用、提高效率。 

不過,相較於一些也很強調設計方法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如:MVRDVUN StudioPeter Cook…),Tim Brown 介紹的這幾個 IDEO 案子裡,很少牽涉「美學」當作解決設計問題的手段或 mentality。或許是案型不需要、不適合。但是在諸如服裝設計、劇場設計,或空間設計的設計文脈下,「美學」或「形式」卻扮演了很主導的角色(卻也是透過美學設計來提昇使用者經驗)。有時形式和機能是一體兩面(例如某些情況下,舞台設計的功能就在於它的視覺美感),這時或許就得採用不同的設計方法和 mentality。(或如 RCA 互動設計系幾年前在做的 Critical Design,透過設計來批判或反應議題,也是完全另一套思維邏輯。)不同類型的案子涵括的設計要素不同,各要素的重要性和擺放位置都不同、追求的效益、影響的層面也不同。 

不同的設計領域或需不同的設計思考,但是不是都得至少有某種 design framework 或 methods 做為指導?應該這樣說,「Methods」雖可做為設計指導,幫助釐清與架構設計範圍、目標、方法等等,但似乎並無法完全產出如 Philippe Starck 的牙刷或搾汁機,也沒有某種設計過程或方法能確保產出蕭青陽的唱片封面設計。許多設計成功的關鍵在於創意巧思和個人創造力,也有很多 minor design process or methods 是非常個人的,甚至發生在其人複雜的小宇宙 (or so-called "black box") 當中,外界無從得知其人確切的方法及 mentalities、其中的化學變化。 

但是撇開這些個人創造力的部份來講,當所有設計師都有自己的一套難懂的設計思考和方法、對外界來講設計都是深不可測、乏人共享某一個設計泛用準則的時候,IDEO 卻是少數能將它們的設計哲學與設計方法化為一套單純的理論、設計原則,並透過近乎「傳銷」的方式,向全世界的人溝通、分享。它似乎宣告著:只要 follow IDEO 的「設計思考」的原則,人人都可以是設計師,而且可以設計任何東西。它讓「設計」成為一種人人都能採用的「思考方式」、人人都能使用的工具。 

基本上,透過幾個案例就能充份說明背後 IDEO 所謂「設計思考」背後的設計原則與邏輯。因此面對當前這個「設計思考」潮流,有些還沒有找到屬於自己 design methodology 的公司或個人,便開始採用 IDEO 的這套設計心智邏輯。還有一些設計公司則是將 IDEO 的觀念或多或少整合進自己的 design process or methodology,更完善自家的設計方法。但一些已經有成熟的屬於自己的 methodology 的設計公司(如上面提到的一些建築事務所),依然按照自己的設計方法在實踐著每一個案子,但不知不覺中也隱約被 incorporate 進了這個「設計思考」的umbrella framework 之下。

IDEO 的 Design Thinking 像海嘯一樣,沖擊了每一位 design practitioner,讓許多年輕設計師及設計研究者趨之若鶩、奉為圭臬。(在這裡也不得不埋怨一下,爻域請過的一位 interaction designer,後來就是叛逃到上海 IDEO…XD)。就連我也是這波沖擊的受影響者,這也是為什麼我會焦慮到要放下事業,來英國進修「設計思考」的原因。來了以後確實發現,設計生態圈還真的是多元又蓬勃,沒有一種設計研究方法絕對的 dominate 整個設計生態圈。最終還是得面對哲學性的問題:你到底相信什麼?

因此,無論如何,做為一個設計師,或設計研究者也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設計方法與 mentality 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 user-centered、system-centered,or experimental... 這些不同的術語背後,其實代表的是一名設計師或設計研究者的 design mentality、所信奉的 design philosophy。IDEO 本身也在演化,也在持續透過產業的實踐而更新他們的設計思維,隨著設計經驗的累積、層次的提升,會有更符合時代趨勢的設計思考方法、terminology 等等的出現。Tim Brown 的演講給我一個最重要的訊息就是,設計並不僅是追求創意或技術的卓越,而是在整個設計生態圈 (ecosystem) 中,或在整個大環境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Related links:
Design Thinking » thoughts by Tim Brown
Tim Brown 談鼓勵設計師勇於築夢 (via MyOOPS開放式課程)
網路服務生態系統 Web (2.0) Service Ecosystem (via cct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