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RCA IDE1:Superform

Superform 是 IDE1 第一個學期(一年總共有 3 個學期:秋季、冬季、春季)的最後一個 module。這個 module 的目標很單純,就是做一張椅子。椅子設計無疑是設計師最常用來表現設計力的命題,它不僅是個生活化的物件,門檻可以很低也可以很高,也能反映設計師的想法、觀點、技術、巧思,以及設計哲學 。椅子可以從機能和形式出發,也可以是反映社會與時代性的工藝 、 一個文化物件,或是一個用於批判或溝通的媒介。透過設計一把椅子,可以探索新的形式、新的材料、新的結構、新的製程、或新的坐姿與行為。

Superform 總共有 6 週的時間,目標是每人做一把椅子,並利用 RCAImperial College 的 workshop 實作出來。6 週的時間大致分配成以下6階段:(1) Research、(2) Concept development、(3) Modelmaking、(4) Manufacturing visits、(5) Fast Making of Prototypes、(6) Testing and refining prototypes。

從全班 38 名學生的 38 張椅子,可以看到每個人專業傾向和品味,及關注議題的面向。



至於我的椅子…剛開始我的思考一直歷經一些 struggle,因為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這世界還需要再「多一張」椅子。因為我也不缺椅子,為了做椅子而做椅子,對我來講缺乏合理的動機,因此過程中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議題、選擇方向,一直到最後一周才開始實作。在 conception 的過程,我曾試著從較熟悉的互動設計著手、其中也曾從其它領域有趣的概念如社會距離學(proxemics)出發…不過最後決定拋下過去的包袱,探索一個自己有興趣但未曾嘗試過的 socio-political 領域,以「靜坐示威者」為 target user:

「靜坐者」需不需要椅子?如果有這樣一種街道家具,該如何設計?這個問題當然可以從許多不同面向或設計觀點切入來回應。但椅子若要附加它額外的功能,對我來說,好像都是多餘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椅子承載人、以及設計師詮釋的文化與時代性。

因此我最後決定這張椅子的概念,並非要讓戶外靜坐更舒適,或輔助靜坐者表達特定的想法或訴求,而是讓自己從新思考靜坐者在社會階層中的角色、靜坐示威的意義,在群眾眼光和靜坐者形象之間,詮釋兩者社會角色的互動關係。

'Dandelion Seed' (installation mode)










概念其實非常單純,主要的想法在於將靜坐者從地上抬昇到一個和站立者視線平視的位置。椅子做為反映和記載每個時代品味與身份的象徵,在品牌消費主義制約都市人們觀點的時代,這個社會能否提供赤裸的社會運動者,一個正確的「位置」?與此同時,做為街道家具,這張椅子亦邀請都市群眾扮演靜坐者在都市叢林裡「 打坐 」沉思:你為何而坐?為了自我省思?尋求心靈的寧靜?抗議不公?造型上是以浦公英種子做為意象。透明壓克力材質的椅腳,是想讓靜坐者遠觀看似飄浮於空中,承載著靜坐者,在都會中飄落四方的感覺。外擴的椅腳也同時界定了靜坐的空間,強化靜坐的意象,讓街頭靜坐更顯肅然而寧靜。

在社會學與設計領域發現相同頻譜,Social Design」觀念被提出的同時,有一些設計研究者開始將研究範圍外擴,至更廣泛的社會文化與政治各層面。例如 UCL -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教授 Ann Thorpe 正在嘗試定義Design Activism」(設計行動主義?),或是 RCA Design ProductsOnkar KularTroika (UK) 的 Sebastien Noel 共同主持的 Platform 13,也有不少 social-political 的創新設計。另外 MIT Media LabCivic Media Group 也是滿早就在關注媒體科技與社會、文化、經濟、政治之間的影響和關係。我期待這幾年設計瘋狂的典範轉移 」下,這些議題都能在設計思考改變世界」過程中逐漸成為顯學。

'Dandelion Seed' (with people sitting on it.)

related links:
2010 年的 Superform: RCA IDE work in progress show
Design Activism - reflections on the role of design as activism
Defining Design as Activism by Ann Thorpe [PDF]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Imperial Workshop Training

Workshop bench area in RCA

RCA 是個非常強調實作 prototype 的設計藝術學校,所以很多系都有自己的工坊或工廠,包括陶瓷、紡織、金工、木工、鐵工、塑造、模具、鈾土、噴漆、CNC、攝影棚…應有盡有。接近期末,每天都能看到工廠裡不少人在做著 1:1 的模型,忙進忙出。雖然各工廠分屬不同系,但 RCA 的學生基本上都能使用,依照需要去尋求合適的工廠或技術,而這些工廠也都有專業的 technician 管理,提供協助與諮詢。此外,CAD/CAM 的部份,RCA 還有一個和交大建築的 Lab 很像,叫 RapidForm,專司各種快速成型的技術單位,提供 3D 雕塑、3D 掃瞄、3D Printer、Laser Cutter…等等設備服務。

另人手足無措的車床
雖然 RCA 看似已有很充足的資源,不過 IDE 還有比其它系更優渥的福利﹘可使用 Imperial College 的 Mechanical Workshop(因為 IDE 是同時入學 RCA 和 Imperial College,所以完全能夠使用兩校的資源)。

前幾周我們在 Imperial 進行 4 次的 workshop training,學習使用 lathe(車床)、milling machine、drilling machine 等基本機器設備,另外還有一些折、釘、切、鎖…的機具。

這些「performance-centered」的機具,相對於一些「user-centered」、有所謂「使用者介面」的電腦設備,更不具親和力。在沒有 Ctrl-Z(Undo)的實體世界,如果沒有 technician 教,甚至很容易發生意外。即使 training 過了,過一陣子可能又忘了。尤其是要利用這些機器製造一些不同的零件或效果,每一道程序、工法、順序都得非常清楚而精準。如果少了一道程序,或是某一段順序顛倒,就做不出來了(或者例如在 milling 金屬的時候,手不小心推太用力,東西就得重做了)。

雖然小時候家裡住在工廠,也有一些類似的機具,卻不曾親手操作過。長這麼大,還真是第一次學習這些東西:自己折金屬板、切金屬板、焊點、鑽孔、車螺紋、車導角、洗溝槽…。

My Mechanical Workshop training results


現在的趨勢就是以往分家的設計 (Design) 工程 (Engineering) 再次愈來愈靠近,如 ZIBA 的工業設計總監 Paul Backett 在 Core77 探討設計教育的這篇文章,說明了學校教育中的數位工具和 Rapid Prototyping 如何讓設計師喪失傳統手作工藝精神。雖然不是說以後做設計都得花大量時間自己親力親為做 prototype,但工廠的經驗,確能讓設計師瞭解實際上 manufacturing 的 constraints、材料特性,更加瞭解並檢驗設計的可行性、掌握產品製程的複雜度。更重要的是,它能夠開啟設計師在工程思考的維度,以更全面的格局,設計合適的解決方案。

related links:
各種 machining 和 processes 的介紹
Teach Less, Integrate More by Paul Backett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RCA promotional videos

最近 RCA 一整個推出新的 promotional videos,每個系都有一支簡短的介紹,由上兩、三屆的RCA畢業生現身說法,介紹他們當年的 final project、以及在 RCA 兩年攻讀 MA 的經驗和感想,以及對於申請者的忠告。

這一系列 RCA 系所介紹的影片,可略窺每個系所對於 Art & Design 的當代詮釋、態度、哲學觀點。IDE 的「設計」很偏產業及社會應用、解決問題導向;而設計和藝術在 DI (Design Interaction) 更像是做為探索與實驗未來性的手段。雖然都是很front-end的設計研究,但是 approach、methods,和 mentality 都不同。相當有趣。



More Promotional Videos from RCA:
Visual Communications | Printmaking | Critical Writing in Art and Design | Vehicle Design | Ceramics and Glass | Photography | Design Products | Animation | 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IDE) | Painting | Architecture | Design Interactions | Fashion Womenswear / Menswear | Textiles | Sculpture | History of Design | Goldsmithing, Silversmithing, Metalwork and Jewellery

根據 RCA 的 2011-2016 年 Strategic Plan,之後的幾年可能會陸續設立 MA Interior Design、MA City Design(建築也會多一個 MArch degree),然後還有 MA Animation (Documentary)、MA Sound Design、MA Information Design、MA Digital Games、MA 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HITACHI Brainstorming Day

產業和學校合作的教學形式,在歐美似乎相當風行。HITACHI Brainstorming Day 便是 RCA IDE 和日本 HITACHI 的倫敦分公司合作的一個 1-day workshop。在這一天,IDE 一年級全班 37 個人分成 10 來組,遙想 2025 年的水資源生意

早上由 HITACHI 的人和 IDE 的 tutors們做簡報,介紹這個 workshop 的大主題背景,以及希望我們幫忙腦力激盪的內容和方向。然後接著就開始抽籤分組選主題。

各組拿到題目後,開始做 research(透過網路查找背景資料及討論),應用 system thinking 和creative thinking 產出大量可能的創意(服務、產品、系統等等)。到了下午,各組決定一個主要的創意下去發展細節,以視覺化的圖表、persona、腳本、資訊圖像等方式來呈現。

下午五點開始做 Presentation,由 HITACHI 的同仁和 IDE 的 tutors評分。最後的評分項目是分成:(1) Scenario, transition into the future 2025, (2) Water related System approach, (3) Water related touch points – appliances, (4) Water related touch points – system, service, (5) Presentation style 五項來評分(由此可見,如果不是用 service design 或 system design 的思維加上 2025 年的願景投射,可能得分就不會很高。所以最後各組分數落差挺大的。)

其實這種一日的 workshop 重點是在體驗整個創意發展和發表的過程。有趣的地方在於 IDE 有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才,在各組發表的內容和過程可以略窺不同的創意思路。有些組的想法就很建築(因為那組是建築背景的組員主導);而有些組系統分析的部份著墨很多(因為那組主導者是 engineer)。有些組特別多產、有些組則專注兩三個 ideas 做重點論述。有些組想法很理性、有些組想法則很 crazy。

普遍來看,各組的產出都相當精采,但因為有簽 NDA 所以無法透露內容細節,僅貼出活動影像聊表心意(最後一張照片是整天 workshop下來累攤在 IDE studio 沙發上的慘態…)。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Tom Fecht's Photography workshop


前一個 AcrossRCA 結束之後,我們接下來的六週,要進行一個叫作 SuperForm 的 Module(為期六週) – 每個人設計一張椅子。為了幫助我們發展椅子的設計,這個 Module 穿插了一些相關的課程。其中系列之一的課程是由攝影大師 Tom Fecht 帶來的攝影工作坊。

Aesthetics of Underwear by T-H. C.
 Tom Fecht 請我們每個人 e-mail 給他自己最得意的攝影作品和一首最喜歡的音樂。我就 e-mail 給他我的曾經意外入圍法國坎城電影節 CannesAlso 2011 攝影展的 iPhone人像自拍系列《Aesthetics of Underwear》,和我在 Earl’s Court 車站用 iPhone 拍的月臺一景。歌曲的部份我是挑了一首叫《登歸途》的歌。

兩張攝影作品都被 Tom Fecht 挑出來 critique。技術上,他主要是針對畫面和顏色做調整。他示範了如何用 Photoshop 的 Ruler tools、Arbitrary(將畫面調整的更垂直水平)和 Lens Correction Filter(鏡頭變形效正)、Spot Healing Brush、Unsharp Mask(讓影像更銳利)、Crop(透過剪裁讓畫面主題更明確、更有張力),以及 Levels、Contrast/Brightness 來讓相片更臻完美。

此外他也不藏私地介紹一個不錯的影像處理外掛秘密武器:Nik Software 出品的 Color Efex Pro(有許多很精采的相片風格或鏡頭效果濾鏡方便選用)。

除了這些實際操作上的 techniques 外,Tom Fecht 也透過大家的作品來說明與詮釋作品本身的觀點和故事性,讓我們瞭解應用藝術大師的眼睛如何看待與觀察這個世界。一旦作品有了觀點和故事性,再朝向該觀點和故事性做處理,一張平淡的照片真的似乎從此有了生命。而在第二天全班分成四組《反相Invert》、《影子Shadow》、《光Light》、《細節Detail》,以不同攝影觀點和角度,來拍攝椅子以及人和椅子互動的行為,進而幫助讓我們對椅子設計能更有感受力和想像力。 

Eral's Court - by T-H. C.

另外,他讓大家在課堂上聽大家選取的音樂,然後詢問大家腦中浮現的畫面是什麼。這時會發現,有些人想像的具體畫面、場景、顏色,竟然意外地接近。它用這個習作試著證明,人們對於音樂有一些共同的想像或記憶,雖然是透過「聽覺」接收,但是卻能「看」到。所以,他建議我們在拍攝作品時,也試著應用我們視覺之外的感官,去「聽」眼前的畫面,那會感受另一番境界。 



Experimenta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Invert"


經過這個 workshop,我發現過去我習慣上會自覺或不自覺、有意無意將自己的觀點反映到攝影的構圖或色彩上,但攝影若做為一個傳達與溝通的介面設計,有時候觀看你攝影作品的人的認知,必需要心思很細膩、很瞭解普世美學認知的人才容易掌握。否則經常會有例如:我覺得景框太鬆、而觀者卻覺得還好;或是我覺得畫面對比太強,觀者覺得對比不夠…等等,類似這種對於構圖(或其它構成方面)的不確定感,或拿捏沒個準。有時必需要放下自己的執著,勇於突破一些自己的觀念,出來的作品回頭猛一看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或許是德國人系統性的底蘊和精準的個性,Tom Fecht 習慣於在處理一件作品前,先決定策略,也就是先思考這個畫面他想要呈現的是什麼樣的感覺,一旦決定了,就心無旁騖去執行貫徹(也必需充份瞭解要達到策略目標,所需要相應的美學技巧、感受力,和視覺心理常識)。而過程中突發奇想的部份,和正在執行的策略,也應該在腦袋和心智上系統地區分。所以其實攝影似乎也能化約成很簡單的策略和設計原則應用,這真是「大道至簡至易」。


Snapshots of Tom Fecht's Photography workshop by my digital camera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關於準備申請 RCA 的幾件事

最近又快到了設計研究所的申請截止日,已經有兩三位同學來信詢問關於申請 RCA 的事情,所以乾脆寫篇部落格文章一次講清楚。 

首先,不論是哪一個 program,每年的 Application facts 都會或多或少有點調整,所以主要還是得看該 program 網站上的說明為主。例如去年我準備的時候,就發現瑞典 Umea Institute of Design 在前年以前碩士班 IELTS 英文要求還只有 5.5 級分,去年就突然調整為 6.5。或如今年RCA 開始有新的 Service Design programIDE 有新的 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stream(碩士第二年整年在 New York 或 Tokyo 交換學生)…所以同學們還是要看清楚學校網站上的申請方式和要求。 

第二,RCA 的 program 大概分為幾種:PEP、MA、MPhil、PhD。其中 PEP (Post-Experience Program) 是只有一年的體驗課程,也就是和 MA 課程學生一起唸碩士第一年(台灣教育部菁英計畫補助就是這個 program),一年後會有 diploma,但是沒有碩士文憑。IDE 今年也有一個 PEP 學生,他是日本 TOYOTA 的工業設計師,據他說是公司出錢讓他來唸一年取經。

MA (Master of Art) 就是一般的「藝術設計碩士」課程,兩年。IDE 比較特殊,因為是和Imperial College 的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t. 的 joint program,所以是雙碩士學位,RCA 會頒發一個 MA,同時 Imperial College 會頒發一個 MSc + diploma。

如果你是要做很純的 Research 的話,則應該申請 MPhil (Master of Philosophy),共兩年。比較特殊的是,拿到 MPhil 之後,只要再兩年(最快)即可取得 PhD,也就是 MPhil 可以看作相當於台灣或美國學制的博一和博二。但是 MA 並不能直接轉 MPhil,也就是說,即使你已有 MA,而你想唸 PhD,你還是得先花兩年拿到 MPhil 後再花兩年拿PhD。 

第三,關於申請 MA 作品集的部份,我當時是按照網站上開的規格:A3 彩印裝訂(闔上A3,翻開 A2),總共做了 154 頁,因是少量印刷,所以才做三本就花了上萬元台幣。我只選擇了最近 2~3 年七個我在公司 lead 的專案放,其中作品包括博物館互動展場設計、服務設計、互動裝置設計、公共藝術等幾個類型,其它的專案就做列表,連同 CV 和簡短自傳放在作品集裡面(如下影片)。因為製作時間趕,所以我的策略就是每個案子一段 project brief,隨後呈現專案照片、圖片、輔以簡單而清楚的圖說,善用 typographygrid system、大量留白,單純不花俏(從十年前大學時代開始受用至今無往不利)。 



因為申請的人背景都不同,對 IDE 來講主要是看你在自己的領域深耕的程度,以及是否有創新的潛質(面試的時候也是 RCA 和 Imperial College 的 Joint Director 一起面試,所以如果你有專利或是研究發表、發明,都會是 IDE 喜歡的人)。我看一些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背景的同學當初申請的作品集,就是放很多 Solid Works/CAD 的機械圖說、裝置爆炸圖,看起來就很 sophisticated,呈現出讓人感覺很專業的 engineer 的感覺。還有製作過程的 documentation 也很重要。所以基本上就是把你專業背景最精采的部份,透過書冊的逐頁說故事形式,將不同類型的作品娓娓道來。 

第四,英文如果是要考 IELTS因為適逢許多學校的申請期,考場和考期可能都額滿,而考完還得等兩個禮拜才能收到成績單,所以要趕快報名。如果你的 CV 很漂亮、作品集很強,但英文不好,學校也有可能讓你「條件式入學」,也就是提早去學校修英文先修課,或是利用寒暑假上英文課,以修課抵英文考試成績。 

第五,因為每個系的方向、風格、要求等等可能都不一樣,所以務必事先瞭解你要申請的系到底在做什麼、老師們的方向等等,否則很有可能你會唸到一個跟你預期差很大的系。例如 RCA 的 Design Interactions 並不是所謂的「互動設計」系,而 Design Products 也很難說它是「產品設計」,因為該系其實做了很多不屬於一般觀念上產品設計的設計或創作(雖然也包括比較純粹的產品設計,但也只是該系其中一兩個 Platform 的方向。像我就有點後悔當初沒做足功課,因為進來後發現 Design Products 的 Platform 13 我更有興趣)。所以申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有沒有申請錯系,檢視一下和你的 career path、專業取向、mind-map 是否一致。最起碼前幾年的 RCA Show 畢業展的作品可以看一下,或是人肉搜索一下該系學生或校友的背景、相關作品,側面瞭解該系取向。

最後,RCA 錄取的學生,有可能來頭都不小,不是參加過知名設計展、拿過很厲害的設計獎,大概就是很有天份(例如大學是 MIT 雙修 Math & Physics),或者做過很屌的案子(例如參與設計過火箭)、待過產業(例如 SamsungIDEO)或有自己的 Studio 或公司,幾乎是大部份人都很清楚自己的學習動機和創作風格。也就是說,在這裡的學生都有相對成熟的設計發展或獨立創作能力。也因此(以 IDE 來說)課程上並沒有安排任何技術性的講座或工作坊,因為大家被 assume 在學習力和技術力上是成熟的。 

我記得 IDE 第一天註冊副系主任就說,這個 program 是 led- 而非 taught-program,經過幾周下來,發現也確實是這樣,老師們基本上只是設計課程模組、尋找外面的講師、資源,然後給每位學生做 tutorials,不會實質上教你什麼,大部份時間是你得和老師或同學們溝通你的想法,他們會 feedback 你意見。所以我自己是建議,最好把該學會的軟體、媒材、工具、分析方法、設計方法學 (design research methodology),都學好再來(包括英文口語表達、寫作、簡報能力),因為 IDE 是 RCA 最忙碌的系、步調很快、經常要在 RCA 和 Imperial College 兩邊跑,每週都有很生硬的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講座(由於缺乏工程專業背景和英語障礙,老實講這系列課程我大概只能 catch 30-50%),也有很抽象的攝影學工作坊或者很基礎但新穎的設計繪圖課,同時還有 module project 在進行,基本上是排滿了每周行程,如果還要擠時間額外學東西,會很辛苦。

但也有一些系感覺步調比較「人性化」,例如 Visual Communication Dept.,這個系感覺上比較有時間安排課餘活動(例如 go shopping),或參與 RCA 其它單位辦的活動或講座、到其它 department 交流、看看倫敦其它地方的博物館、市集、設計展等等。總而言之,強烈建議慎選在設計理念上、步調上,和你最契合的系申請,畢竟一待就是兩年以上,而這兩年一定得讓自己快樂又充實地 enjoy,將來才不會有遺憾。 

P.S 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可以趁 RCA Open Days 到想要申請的系上,和學生和老師們聊聊(交官一下),瞭解一下系上的設計創作方向、作品集和面試準備方向,也感受一下 studio 環境、氛圍、人的氣質等等。IDE 昨天是第一次的 Open Day,相當成功,來的人很多,系主任很高興,我也看到了幾位不同背景的同學的作品集,氣氛相當活絡(IDE 第二次的 Open Day是12月6日的下午 2-5pm)。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STIR - IDEO's Tim Brown

What is STIR 

STIRDesign London 跨領域創新研究中心(始於 2007 年,由 RCAImperial College 合作創辦),其下的一個系列演講。該演講定期或不定期邀請來自商業、科技或創意產業的傑出講者,研討全球化商業、社會、或文化相關議題,幫助聽眾瞭解破壞性創新科技的影響力,以及「設計領導創新 (design led innovation)」的機會。STIR Lectures 的講題一向都非常精彩,過去部份演講影片可由此存取線上觀看。 

這次的 STIR Lecture 因應 RCA 明年將開始新的服務設計 post-graduate program (MA、PhD、Research),因此邀請到前陣子相當火紅、也是 RCA 畢業的 IDEO 執行長 Tim Brown,介紹IDEO 的服務設計案例,包括過去幾年執行的 service banking、OpenIDEO、Harmony City、某機場報到與通關流程的服務設計,和其它一些上海 IDEO 的案子,以及其中設計的過程(包括從 video prototyping 到 development)和決策說明(部份案例可在 IDEO 的 youtube channel 看到部份內容。) Tim Brown 的主要講題是:《from Newton to Darwin: an evolution in design》。以下是中場用 iPhone 紀錄的主要片段。



Q&A:



Some rough thoughts 

「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可以說是 IDEO 這間公司主要的核心價值。IDEO 對設計的定義 (或說設計哲學?),看似非常的「問題解決 (problem-solving)」導向,這和 RCA IDE 非常一致(這也說明為什麼 IDE 創系以來 600 個畢業生有超過 70 人在 IDEO 上班。)IDEO 近年的一些著名案例,也多是解決現存的使用者經驗上或效能上的問題、改良現有服務、產品、系統,使其更人性化、易用、提高效率。 

不過,相較於一些也很強調設計方法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如:MVRDVUN StudioPeter Cook…),Tim Brown 介紹的這幾個 IDEO 案子裡,很少牽涉「美學」當作解決設計問題的手段或 mentality。或許是案型不需要、不適合。但是在諸如服裝設計、劇場設計,或空間設計的設計文脈下,「美學」或「形式」卻扮演了很主導的角色(卻也是透過美學設計來提昇使用者經驗)。有時形式和機能是一體兩面(例如某些情況下,舞台設計的功能就在於它的視覺美感),這時或許就得採用不同的設計方法和 mentality。(或如 RCA 互動設計系幾年前在做的 Critical Design,透過設計來批判或反應議題,也是完全另一套思維邏輯。)不同類型的案子涵括的設計要素不同,各要素的重要性和擺放位置都不同、追求的效益、影響的層面也不同。 

不同的設計領域或需不同的設計思考,但是不是都得至少有某種 design framework 或 methods 做為指導?應該這樣說,「Methods」雖可做為設計指導,幫助釐清與架構設計範圍、目標、方法等等,但似乎並無法完全產出如 Philippe Starck 的牙刷或搾汁機,也沒有某種設計過程或方法能確保產出蕭青陽的唱片封面設計。許多設計成功的關鍵在於創意巧思和個人創造力,也有很多 minor design process or methods 是非常個人的,甚至發生在其人複雜的小宇宙 (or so-called "black box") 當中,外界無從得知其人確切的方法及 mentalities、其中的化學變化。 

但是撇開這些個人創造力的部份來講,當所有設計師都有自己的一套難懂的設計思考和方法、對外界來講設計都是深不可測、乏人共享某一個設計泛用準則的時候,IDEO 卻是少數能將它們的設計哲學與設計方法化為一套單純的理論、設計原則,並透過近乎「傳銷」的方式,向全世界的人溝通、分享。它似乎宣告著:只要 follow IDEO 的「設計思考」的原則,人人都可以是設計師,而且可以設計任何東西。它讓「設計」成為一種人人都能採用的「思考方式」、人人都能使用的工具。 

基本上,透過幾個案例就能充份說明背後 IDEO 所謂「設計思考」背後的設計原則與邏輯。因此面對當前這個「設計思考」潮流,有些還沒有找到屬於自己 design methodology 的公司或個人,便開始採用 IDEO 的這套設計心智邏輯。還有一些設計公司則是將 IDEO 的觀念或多或少整合進自己的 design process or methodology,更完善自家的設計方法。但一些已經有成熟的屬於自己的 methodology 的設計公司(如上面提到的一些建築事務所),依然按照自己的設計方法在實踐著每一個案子,但不知不覺中也隱約被 incorporate 進了這個「設計思考」的umbrella framework 之下。

IDEO 的 Design Thinking 像海嘯一樣,沖擊了每一位 design practitioner,讓許多年輕設計師及設計研究者趨之若鶩、奉為圭臬。(在這裡也不得不埋怨一下,爻域請過的一位 interaction designer,後來就是叛逃到上海 IDEO…XD)。就連我也是這波沖擊的受影響者,這也是為什麼我會焦慮到要放下事業,來英國進修「設計思考」的原因。來了以後確實發現,設計生態圈還真的是多元又蓬勃,沒有一種設計研究方法絕對的 dominate 整個設計生態圈。最終還是得面對哲學性的問題:你到底相信什麼?

因此,無論如何,做為一個設計師,或設計研究者也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設計方法與 mentality 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 user-centered、system-centered,or experimental... 這些不同的術語背後,其實代表的是一名設計師或設計研究者的 design mentality、所信奉的 design philosophy。IDEO 本身也在演化,也在持續透過產業的實踐而更新他們的設計思維,隨著設計經驗的累積、層次的提升,會有更符合時代趨勢的設計思考方法、terminology 等等的出現。Tim Brown 的演講給我一個最重要的訊息就是,設計並不僅是追求創意或技術的卓越,而是在整個設計生態圈 (ecosystem) 中,或在整個大環境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Related links:
Design Thinking » thoughts by Tim Brown
Tim Brown 談鼓勵設計師勇於築夢 (via MyOOPS開放式課程)
網路服務生態系統 Web (2.0) Service Ecosystem (via cctg)